企业请注意!这类“心机商标”申请要不得

阅读量:0  发表时间:2025-04-17 15:56:44

最近,“壹号土猪肉”因商标问题引发争议——“壹号土”只是注册商标,并非真正描述产品特性。类似操作并不少见,比如“0添加西”梅、“山里来的土”鸡蛋、“120W”充电器等,商家通过拆分商标、玩文字游戏,让消费者误以为产品具有某种特质,实则不然。

这种“擦边式”营销或许能短期吸引眼球,但随着法规完善和监管加强,此类“心机商标”正逐渐失去生存空间。企业若继续投机取巧,不仅可能面临处罚,还会损害品牌信誉。今天,我们就来聊聊,为什么企业应避免申请这类误导性商标。

01

法律风险加大,监管越来越严

<svg data-name="组 35" xmlns="http://www.w3.org/2000/svg" width="100%" height="100%" viewbox="0 0 63 24.156" style="display: block;" data-height="100%" xml:space="default"></svg>

近年来,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对虚假宣传、误导性商标的打击力度不断加大。例如:

“0添加”标注被禁:新国标明确规定,食品不得随意标注“0添加”,除非能提供科学依据。

“土鸡蛋”无标准:目前并无“土鸡蛋”的国家标准,随意标注可能构成虚假宣传。

商标恶意注册被驳回:许多玩文字游戏的商标因“易使公众误认”被驳回,如“特仑经典”(仿“特仑苏”)、“雷碧”(仿“雪碧”)。

企业若继续钻空子,轻则商标被无效,重则面临罚款、消费者诉讼,甚至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。

02

消费者不再买单,品牌信任受损

<svg data-name="组 35" xmlns="http://www.w3.org/2000/svg" width="100%" height="100%" viewbox="0 0 63 24.156" style="display: block;" data-height="100%" xml:space="default"></svg>

如今的消费者越来越理性,对“套路营销”的容忍度极低。一旦发现被误导,不仅会投诉维权,还会在社交平台曝光,导致品牌口碑崩塌。例如:

“零蔗糖”翻车:某品牌因宣称“零蔗糖”却含其他糖分,被消费者集体声讨,最终公开道歉。

“安踏断码”争议:有商家注册“安踏断码”商标,让消费者误以为是安踏官方折扣,结果被质疑“碰瓷营销”。

短期投机或许能带来销量,但长期来看,失去消费者信任的品牌很难走远。

03

企业应如何避免“心机商标”?

<svg data-name="组 35" xmlns="http://www.w3.org/2000/svg" width="100%" height="100%" viewbox="0 0 63 24.156" style="display: block;" data-height="100%" xml:space="default"></svg>

与其费尽心思玩文字游戏,不如踏踏实实做产品、做品牌。建议企业:

合规申请商标:避免使用易误导公众的词汇,如“纯天然”“0添加”等,除非能提供权威认证。

真实宣传:广告和包装说明应与产品实际特性一致,不夸大、不隐瞒。

关注行业标准:及时了解法规变化、行业新规,避免踩雷。

在线咨询

电话: 0755-83509326、83509309

24小时热线: 13798311673